最近A股市场有个消息挺引人注意的。义乌一位被称为“毛毯大王”的企业家郑期中,把他一手创办的上市公司线亿元的价格转让了出去。这次转让之后,他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一半,大幅降到了不足7%,基本上算是从此公司退出了。
要知道,线年才上市,到现在也就四年时间。此公司的主体业务是生产毛毯,而且产品特别受中东地区欢迎,每年有七成的收入都来自那里,生意做得相当不错。
事情发生在11月11日晚上,真爱美家发布了重要的公告,宣布公司控制权要变更了。收购方是广州探迹远擎科技合伙企业,他们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两种方式,总共拿到了公司接近45%的股份,成为新的控制股权的人。郑期中通过这系列操作,总共收回了17亿元的资金。
从公司经营状况来看,其实挺让人困惑的。真爱美家前两年业绩确实有些下滑,营收从接近10亿降到了8亿多,利润也从1.5亿左右降到了7000多万。但今年前三个季度突然好转,营收增长了16%,利润更是大幅度增长了三倍多,达到了2.3亿元,创下了近几年最好的业绩。
这家公司在全球毛毯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,产品八成以上销往海外,中东市场更是贡献了大部分收入。他们的主打产品拉舍尔毛毯很适合中东干燥多沙的气候,不仅是老百姓的日用品,甚至被军方采购,市场需求很稳定。
这就要从郑期中这个人的创业经历说起了。他1964年出生,高中毕业后没有找固定工作,而是跟着亲戚去养蜂。三年养蜂生活没让他赚到大钱,但却培养了他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。
到了上世纪90年代,义乌小商品市场开始兴旺起来,郑期中抓住了这个机会,进入了毛线行业。他从采购到销售都亲自参与,很快就把合伙的毛线厂做成了当地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。但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,他再次转型,这次选择了毛毯这个细分市场。
1998年,他收购了大庆的一家毛毯厂,获得了现成的客户资源,同时又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设备,专注于海外代工市场。他敏锐地发现中东市场的特点——那里缺水,毛毯不需要经常清洗,而且还能吸附沙尘,几乎成了快速消费品。靠着准确的市场定位,他的毛毯在中东市场站稳了脚跟,“毛毯大王”的名声也就此传开。
2021年,真爱美家成功上市,这是郑期中掌控的第一家上市公司。但他的商业版图并没有止步于此。2022年,另一家上市公司华鼎股份陷入困境有必要进行重整,郑期中以产业投资人的身份介入,最终成为了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。
华鼎股份主要生产锦纶长丝,这是纺织行业的上游原材料,年营收达到70多亿元,差不多是真爱美家的九倍。这个行业技术门槛更高,也更符合当前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。
回过头来看郑期中的创业历程,从养蜂到毛线,从毛毯到锦纶材料,每次转型都踏准了节奏。所以这次转让真爱美家,更像是一次战略调整,而不是简单的退出。他可能是想集中精力发展空间更大的锦纶产业。
收购方是黎展,一位80后企业家。他是智能销售SaaS公司探迹科技的创始人和CEO,此公司是行业里的独角兽企业,黎展本人也入选过《财富》“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”榜单,实力不容小觑。
黎展在2016年创办了探迹科技,专注于用技术解决企业的销售难题。公司发展非常迅速,现在已经搭建起了覆盖超900万家生产厂商、1140万条贸易渠道的智能销售平台。他们还开发了自己的企业级大模型和数据云底座,成为了制造业企业寻找客户的重要工具。
探迹科技获得了阿里巴巴、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的投资,连续多年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,成长速度很快。黎展本人也多次入选福布斯等媒体的年轻精英榜单。
这次收购真爱美家,对黎展来说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他布局AI赋能传统制造业的重要一步。探迹科学技术拥有海量数据和技术优势,而真爱美家则有成熟的生产体系和海外市场渠道,两者结合可以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。黎展可以用AI技术优化真爱美家的产品研制、生产安排和市场营销,让传统的毛毯制造变得更智能;反过来,真爱美家的制造业经验也能为探迹科技的AI技术提供更多实际应用场景。
毛毯行业虽然稳定,但市场空间存在限制,竞争也慢慢变得激烈。而且真爱美家过于依赖海外市场,风险比较集中。相比之下,锦纶长丝的应用场景范围更广,从服装到工程塑料等多个领域都能用到,市场空间更大,技术带来的附加值也更高。
郑期中在接手华鼎股份后,已经推动公司做了一系列改革,成本会降低,竞争力在提升,看起来更有发展前途。事实上,早在2022年重整华鼎股份时,郑期中就质押了部分真爱美家的股权,可见他对锦纶业务的重视程度。
这次转让线亿元,既可以偿还之前的,又能为华鼎股份的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。对郑期中来说,真爱美家代表的是过去的成功,而华鼎股份才关乎未来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,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。真爱美家在毛毯制造上很有优势,但在数字化、智能化方面还有提升空间。探迹科技的加入,正好可以补上这个短板。
所以这场交易,看起来是各取所需。郑期中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更有潜力的业务,黎展则获得了用武之地。在商业世界里,没什么生意是永远赚钱的,重要的是能否顺应趋势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郑期中的转身,不是退休,而是换了个赛道继续前进;黎展的入局,则是新力量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。这两代企业家的交易,不仅改变了两家公司的命运,也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的转型升级。老的成功者适时退场,新的力量不断加入,在这种交替中,行业才能持续向前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